电影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

斯蒂芬·茨威格:再见欧洲/Before Dawn/Stefan Zweig/ adieu l'Europe/Stefan Zweig: Farewell to Europe

影片信息

  • 片名:黎明之前
  • 又名:斯蒂芬·茨威格:再见欧洲/Before Dawn/Stefan Zweig/ adieu l'Europe/Stefan Zweig: Farewell to Europe/
  • 状态:1080P
  • 主演:约瑟夫·哈德/芭芭拉·苏科瓦/托马斯·勒马尔奎斯/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查理·哈纳/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伊万·舍甫多夫/克里斯蒂娜·度·瑞格/尼古拉·布雷纳/马蒂亚斯·勃兰特/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安德烈·谢曼斯基/曼努尔·科特兹/
  • 导演:玛丽亚·施拉德/
  • 类型:剧情/传记/
  • 年份:2016
  • 地区:德国/奥地利/法国/
  • 语言:德语 / 英语 / 葡萄牙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 上映:2016-06-02
  • 时长:106分钟
  • 更新:2024-04-19 03:58
  • 剧情:影片讲述了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被纳粹驱逐后在纽约、巴西等地的流亡之旅。茨威格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三十岁时,他已成为著名的文学大师,作品远销海内外。然而纳粹上台后,他的书先后在德国和奥地利被禁。他也踏上了流亡之旅,最后死在异国他乡。茨威格一生写下了并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他的不幸自然也赢得了人们的同情。《黎明之前》上映于2016年的电影,由玛丽亚·施拉德执导,编剧 玛丽亚·施拉德、简·斯姆伯格,相关饰演分别有 约瑟夫·哈德、芭芭拉·苏科瓦、托马斯·勒马尔奎斯、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查理·哈纳、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伊万·舍甫多夫、克里斯蒂娜·度·瑞格、尼古拉·布雷纳、马蒂亚斯·勃兰特、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安德烈·谢曼斯基、曼努尔·科特兹。其中约瑟夫·哈德饰演Stefan Zweig,芭芭拉·苏科瓦(巴巴拉·苏科瓦)饰演Friderike Zweig,托马斯·勒马尔奎斯饰演Lefèvre,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大眼萌)饰演Vitor D'Almeida,查理·哈纳饰演Emil Ludwig,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饰演Samuel Malamud,伊万·舍甫多夫饰演Halpern Leivick,克里斯蒂娜·度·瑞格饰演Alzira Soares,尼古拉·布雷纳饰演Leopold Stern,马蒂亚斯·勃兰特(马修斯·布兰德)饰演Ernst Feder,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饰演Reporter Sanchez,安德烈·谢曼斯基饰演Joseph Brainin,曼努尔·科特兹饰演Maitre,亚瑟·伊瓜尔饰演Antonio Aita,Maria Vieira饰演Ana de Oliveira,João Cabral饰演Herr Mertinez,Márcia Breia饰演Gabriela Mistral。这部电影豆瓣7.3分,
约瑟夫·哈德 / 芭芭拉·苏科瓦 / 托马斯·勒马尔奎斯 / 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 查理·哈纳 / 莱恩·库德里亚维斯基 / 伊万·舍甫多夫 / 克里斯蒂娜·度·瑞格 / 尼古拉·布雷纳 / 马蒂亚斯·勃兰特 / 奥斯卡·奥尔特加·桑切斯 / 安德烈·谢曼斯基 / 曼努尔·科特兹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金鹰云

选择来源

  • 金鹰云
  • 红牛
  • 闪电云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3325次评分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3325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黎明之前》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黎明之前

猜你喜欢

  • 2023
    HD中字
  • 2016
    1080P
    约瑟夫·哈德,巴巴拉·苏科瓦,托马斯·勒马尔奎斯,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 8.01981
    HD中字
    乔治·肯尼迪,迈克·凯林,克里斯·莱蒙,格雷格·亨利,拉尔夫·塞莫,Jamie Rose,Deborah Benson
  • 4.01995
    1080P
    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安德莉亚·埃克特,汉诺·波西尔,卡尔·布拉克施魏格尔,特克斯·鲁比诺威茨,埃尔尼·曼戈尔德,多米尼克·卡斯特尔,海蒙·玛丽亚·巴汀格,哈拉尔德·魏格莱因,汉斯·魏因加特纳,彼得·艾利·休默,休伯特·法比安·库尔特勒,约翰·斯洛斯,克里斯蒂安·安科维奇,亚当·戈德堡,保罗·波伊特
  • 5.01984
    HD
    帕特里克·斯威兹,C·托马斯·豪威尔,莉·汤普森,查理·辛,达伦·多尔顿,詹妮弗·格雷,布拉德·萨维奇,道格·托比,本·约翰逊,哈利·戴恩·斯坦通,朗·奥尼尔,威廉·史密斯,弗拉杰克·舍伊巴尔,鲍沃斯·布斯,弗兰克·麦克雷,罗伊·詹森,帕皮·塞尔纳,莱恩·史密斯,George Ganchev,Waldemar Kalinowski,Sam Slovick,Radames Pera,Ben Zeller,乔治·费舍尔,Pacho Lane,克日什托夫·扬恰尔
  • 4.02016
    1080P
    安德丽娅·赖斯伯勒,史蒂夫·库根,英格·贝克曼,加里恩·多德,罗伯特·霍布斯,德翁·洛茨,布雷特·威廉姆斯
  • 6.02016
    HD中字
  • 8.01964
    HD中字
    Evelina Alpi,詹尼·阿米科,阿德里娅娜·阿斯蒂,Morando Morandini,Cristina Pariset
  • 7.01998
    HD中字
    保罗·纽曼,苏珊·萨兰登,瑞茜·威瑟斯彭
  • 1993
    HD中字
    欧玛·艾普斯
  • 4.01941
    DVD中字
    查尔斯·博耶,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宝莲·高黛,维克托·弗兰森
  • 2.02019
    HD
    斯黛西·达什,乔纳森·本内特,特里尔·格鲁布斯,德瓦尼·平,Susan Slaughter,Ron Smith,Claire Engler,Amanda Day,斯科特·C·罗伊,David Goryl,Ryan Kiser,Heather Wynters,Briana Caitlin,J. Spencer,Julie Rose,Elliott Graber,William McMullen,Kyle Hanus,Jimmy Redhawk James
  • 5.02020
    1080P
    詹娜·林·亚当斯,杰克逊·戴维斯,瑞恩·维吉兰特,Charles Hubbell,Dakota Morrissiey,蒂姆·德里斯科尔,M·J·卡密,丽莎·古德曼,John Tague,Charlie Buhler,Andrew Marksman,Martin Mica
  • 4.02016
    1080P
    凯特·波茨沃斯,雅各布·特伦布莱,托马斯·简,安娜贝丝·吉什,达什·米霍克,斯考蒂·汤姆森,杰·卡尔内斯,兰斯·E·尼克尔斯,考特尼·贝尔
  • 6.02016
    HD
    伊桑·夏勒特,蔡斯·康纳,杰森·麦克,布兰迪·普赖斯,卡罗尔·玛丽·里恩,乔纳森·霍瓦特,兰斯·布莱洛克
  • 9.02016
    1080P
    郭富城,杨子姗,郝蕾,安志杰,高捷,周雨彤,李浩菲,春夏,范湉湉
  • 2016
    1080P
    凯特·波茨沃斯,雅各布·特伦布莱,托马斯·简,安娜贝丝·吉什,达什·米霍克,斯
  • 2020
    第8集
  • 8.02004
    1080P
    莎拉·波利,文·瑞姆斯,杰克·韦伯,梅奇·费法,泰·布利尔,迈克尔·凯利,凯文·席格斯,林蒂·布丝,杰恩·伊斯特伍德,博伊德·班克斯,因纳·克洛姬娜,金·波伊里尔,马特·弗里沃,路易斯·费雷拉,汉娜·洛克纳,Bruce Bohne,金·罗伯特,提姆·波斯特,马特·奥斯汀,路易吉娅·祖卡罗,迈克·瑞巴,劳拉·德卡特莱特,乔治娅·克雷格,桑迪·乔宾-贝文斯,娜塔莉·布朗,斯科特·H·雷宁格,汤姆·萨维尼,肯·佛瑞,扎克·施奈德
  • 2018
    1080P
    王涵博,郭婷婷,周爽丽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720P
    特瑞·陈,格雷戈·金尼尔,娜塔莎·玛姆芭,菲奥纽拉·弗拉纳根,米娅·斯瓦米纳坦,马镇金,何炜晴,加兰·常,唐纳德·亨,莉安·王,杰弗里·派,王班,莎拉·叶,娜塔莉·斯盖,彼得·陈,王丹妮,张天一,陈素莹
  • 6.0
    1080P
    范伟,周冬雨,宋佳,毛孩,范湉湉,杨皓宇,邓飞
  • 1080P
    刚力彩芽,醍醐虎汰朗,户田惠子,田中要次,北原里英,今野浩喜,堀夏喜,小泽一敬,水野胜,寺坂赖我,柳百合菜,ゆきぽよ,遼河春日
  • 高分推荐
    1080P
    8.3 朱利安·夏特金,莉顿·梅斯特,黛博拉·梅辛,欧嘉·梅雷迪斯,韦恩·普雷特洛,乔治娅·希梅内斯·里弗谢,阿尔弗雷多·纳西索,比利·乔·阿姆斯特朗,萨布丽娜·马查多,达茜·福勒,Heather Whaley,Sammy Pignalosa,Frank Shattuck,Tamara Torres,Buster Whaley
  • 9.0
    1080P
    吕中,冯远征,秦海璐,秦昊,石榴,黄素影,韩艺博,许守钦,赵泽龙,李苒苒
  • 1080P
    冯达·埃尔伊义特,Alperen Duymaz,穆罕穆德·根塞尔
  • 1080P
  • 7.0
    HD中字
    午马,朱咪咪,梁思浩,蔡晓仪
  • 5.0
    1080P
    张美琪,张妍,吕沅轩,爱丽,张薰元,斯托克斯·安德鲁·查尔斯,凯特·戈登,康晞娅
  • 5.0
    1080P
    尼玛扎堆,杨培,索朗卓嘎,次仁曲珍,色巴江措,仁青晋美,姆曲,扎西措姆,江措旺堆,达瓦扎西,仁青旺佳,丁孜登达,索郎尼马
  • 高分推荐
    1080P
    8.2 文淇,周美君,史可,耿乐,刘威葳,彭静,王栎鑫,李梦男,蒋欣悦,陈竹升
  • 1080P
    李龙滨
  • 0.0
    1080P
    许君聪,徐少强,卢惠光,骆应钧,李国麟,欧瑞伟,骆达华,白龙,四宝宝,于利,刘晓晔,杜美莹
  • HD中字
    史蒂芬·柯林斯,凯丽·拉塞尔,菲利西亚·拉斯海德,托宾·贝尔,约翰·达奎诺,Linda Kelsey,Adam Crosby
  • 720P
    张未柯,应雨宸,李菁
  • 8.0
    HD中字
    罗丝·伯恩,苏珊·萨兰登,露茜·彭奇,J·K·西蒙斯,梅歌林·艾奇坤沃克,劳拉·圣吉亚科莫,比利·马格努森,杰森·雷特,哈利·哈姆林,艾米·兰德克,兰道尔·朴,迈克尔·麦基恩,凯西·威尔逊,塞西莉·斯特朗,卢·沃尔普,莎拉·贝克
  • 10.0
    1080P
    阿什顿·库彻,安妮·海切,塞巴斯蒂安·斯坦,玛格丽塔·列维耶娃,索尼娅·洛克威尔
  • 7.0
    HD中字
    迈克尔·道格拉斯,梅兰尼·格里菲斯,连姆·尼森,乔莉·理查德森
  • 8.0
    HD中字
    金巴,熊梓淇,才丁扎西,旺卓措,洛桑群培,更登彭措,更旦,久巴,党浩予,尕斗扎西,德庆央宗,居琼钦
  • HD
    Dermot Mulroney,Minka Kelly,Dermot MulroneyMinka KellyMaggie Grace

精彩评论

  • 永樂

    永樂回复茨威格的巴西岁月

    2023-06-19 20:48:04

    巴西。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出于自愿和理性思考”在卧室的桌子上留下了遗书,与第二任妻子夏洛特·阿尔特曼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样出于绝望,图霍尔斯基于1935年在流亡的瑞典服毒自杀。1940年,逃亡途中的本雅明在惊慌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三位杰出文化人物就这样离开,令人唏嘘。他们都是犹太人,谁能说这只是巧合呢?他们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告别了那个“昨天的世界”。

    告别前,茨威格描述了一个“未来的国家”。然而,读完茨威格的《巴西:未来之国》后,我发现他所描述的巴西并非基于现实观察。在熟悉的旧欧洲沉没之后,他只是用这片寄居之地浇灌自己的财富。过去,他是一个“进步主义者”,相信文明、技术和艺术。然而文明发达的欧洲,却依然没能逃脱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这让他对自己过去深信不疑的东西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回到欧洲,茨威格和所有游客一样,带着主观情感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巴西。在他眼里,这里的不文明恰恰是一种可贵的纯朴。

    黎明之前

    阅读本书时,必须了解其写作背景。1936年,茨威格接受国际笔会邀请前往阿根廷出席会议。当游轮抵达里约时,作家受到了巴西政府和文化界最高规格的接待。巴西总统专程接见,外交部长设宴招待。巴西作家的演讲座无虚席,观众疯狂。要知道,在巴西,茨威格简直就是欧洲文学的代名词,崇拜他的读者无数。茨威格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他的记忆如影随形。巴西政府还专门派出随行人员全程陪同茨威格,并提供一切便利。茨威格乘坐官方游艇和专车欣赏巴西山水风光。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赞誉:“巴西美丽得令人难以置信……我确信这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来到这里。”这次旅行使他决心写一本关于巴西的书。

    四年后,茨威格再次受邀访问南美,再次受到各界热烈欢迎。在阿根廷巡回演讲后,他回到里约热内卢,专注于他关于巴西的书。巴西政府得知此事感到非常荣幸,并为其提供了陪同参观、参观等诸多便利。1941年初,初稿完成后,他返回美国。与许多德国作家一样,茨威格不仅仅依靠想象力和经验。就像写历史小说一样,为了这本旅行日记,他特意查阅了耶鲁大学图书馆里有关巴西的各种书籍和资料。2月底,修改完成后,茨威格将手稿寄给巴西的出版商,委托他用葡萄牙语出版。随后,该书以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出版。

    尽管书中充满了史实考察、数据引用和亲身现场细致观察,但仍可以说,这里描绘的不过是巴西社会的“诗意现实”。由于二战的爆发,原本控制巴西经济的发达国家不堪重负。巴西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政府实施的新政策成效显着,民生显着改善。似乎还在上升。茨威格虽然没有刻意美化的动机,但还是难免被这种情绪感染。由于对欧洲的失望,巴西理所当然地被理想化了。

    在有色眼镜的过滤下,贫民窟变成了作家眼中的善良与风情的天堂。只有像茨威格这样有同情心的文明人才会这么想,就像一个习惯了受委屈的城市只有当地人才会羡慕农民的生活。在茨威格看来,巴西虽然与欧洲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相比还落后,但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这里的人们鄙视暴力和战争,向往和平的生活。

    在巴西社会,种族问题一直存在,但茨威格看到的是各民族之间更加平等和融合。这简直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在这里似乎变成了现实。表面上,作者客观地描述了巴西各种族、宗教、阶级和平共处的景象,但感兴趣的读者自然会想到纳粹氏族的理论宣传和实践。巴西的情况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

    巴西社会的实践似乎在向世界指出未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未来的国家”。

    然而,这只是一种幻觉,被作家的朋友罗曼·罗兰揭穿,他在给茨威格的信中写道:“我没有看到你扎根在巴西的土地上。现在扎根了,为时已晚,一个人无根则成鬼。”是的,茨威格此时已年近六十,一棵老树异地扎根实属不易,巴西只是他旅程的终点​​,令他失望的欧洲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他的一生。

    完成这部关于巴西的作品后,茨威格开始撰写一部自传作品。这样的想法是在战争爆发后开始的。1940年夏天,他在给朋友托马斯·曼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将写下维也纳,犹太人的维也纳……希特勒上台后我们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我们这些失去的人。我们的国家蒙受屈辱,生命遭受苦难”。一年后的夏天,他写信给另一位朋友,谈到“我正在写一本自传,在记忆中不会涉及个人事件,并且会呈现广阔的视野……也许这就是我想说的”关于这个世界。如果有的话,我很乐意离开它。”

    很高兴离开这个世界!这本自传是否意味着与世界的告别?过去两年,他的许多朋友和同事出于对世界的绝望而选择自杀:埃贡·弗里德尔(EgonFriedel,1938年3月)、恩斯特·托勒(ErnstToller,1939年5月)、恩斯特·韦斯(ErnstWeiss,1940年6月)。不仅如此,在此期间,茨威格的两位亲密朋友和同胞约瑟夫·罗特(JosephRotter,1939年5月)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939年9月)也因病和悲痛去世。

    起初,当茨威格得知托勒勒在美国流亡期间自杀时,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式”。但仅仅一年后,当韦斯和另一位朋友自杀的消息传来时,他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他们已经失去了耐心,我们不能因此责怪他们。”。往事渐行渐远,经常受到抑郁症打击的作家此刻感到孤独和悲伤。他不禁问自己:“作为自己的影子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们只是鬼魂,或者只是记忆。”自杀前一年,朋友们发现茨威格对毒药产生了兴趣,研究各种毒药的性质、剂量和投毒者的心理状况。

    但现在还不是说再见的时候。茨威格从巴西回到纽约后,决心写完回忆录。1934年移居伦敦后,他开始思考这部自传体作品,并于1939年正式投入创作。1941年夏天,茨威格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主体部分于7月底完工。随后茨威格从纽约乘船前往里约,这是他第三次访问巴西。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告别前妻时,茨威格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说道,“你知道吗?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抵达巴西两个月后,茨威格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经过对几个候选标题的比较和思考,他最终将其命名为《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然而,他并没有立即提交出版,而是在临终前将最终的打字稿发送给了出版商。《昨日》严格来说不是一本自传,而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录。他本人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角。如果有些段落涉及个人经历,也是为了表现那个时代。比如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颇具表现力: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发生在我青少年时期的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们的厨师眼含泪水跌跌撞撞地走进房间,告诉我们她刚刚听说夏洛特·沃尔特(城堡歌剧院最著名的女演员)去世了。这种极度的悲伤自然是莫名其妙的,因为这位半文盲的老厨师从来没有去过高贵的城堡剧院,也没有在舞台上或日常生活中见过夏洛特·沃尔特。但话又说回来,在维也纳,一位享誉全国的女演员是整个城市的集体财产,所以她的死对于一个无关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巨大的不幸。任何一位深受喜爱的歌手或艺术家的去世都会立即引起全国哀悼。

    这段文字很有代表性。《昨日》中,对于人物行为和具体场景的描述并不多。在对事件进行简单总结之后,往往会有或长或短的讨论和感慨。当写下这些欢笑与泪水的文字时,他已经失去了熟悉的世界。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了写这本回忆录的初衷:“用文字来保存以前的生活,只是一种无力的安慰。为了那个古老的奥地利,我能做的主要就是唤起的只是人们的印象:过去是什么样子,欧洲文明的意义是什么?”在很多读者看来,与未来真正的遗书相比,《昨日》无非是前者的详细版本。

    1942年夏秋之交,茨威格带着第二任妻子乐天定居在距离里约不远的彼得罗波利斯疗养院。对于患有严重哮喘的乐天来说,这里是完美的地方。夫妻俩租了一栋风景如画的别墅,过着近乎田园诗般的生活。起初,他们为远离战火、远离喧嚣感到庆幸。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愉快地写道:“我们尽一切努力远离人群,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典型的乡村风光,纯朴的民风,他们友善又善良”,“一切好得不能再好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又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事实上,就在他的住所附近,住着几个文化邻居,其中就住着《柏林日报》的前主编恩斯特·菲德尔一家。所以,所谓的孤独,并不是人员的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只有工作才能驱散这种忧郁。他就是在这样孤独的心情中完成了《象棋的故事》的创作。主角忍受着孤独的摧残,就像此刻的茨威格一样。为了打发时间,B博士通过背棋谱和自己下棋,最后精神崩溃;而茨威格则为了抵抗孤独而不断创作。这是一场殊死的斗争。

    然而,此时的创作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在给朋友的信中,他抱怨道:“以前写作的乐趣已经不复存在。写作时,我感觉不再有真正的读者……有时,我忍不住写得马虎,因为我只为译者写作”,他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大的读者群:那些与他母语相同的德语读者,“我缺乏读者群。那种期待……每个人都曾经问我:‘你的作品什么时候出版’?”下一本书出版吗?’……现在我在写作时没有那种紧迫感”。

    即便如此,当《象棋的故事》写完后,他还是将手稿交给了邻居菲德尔,菲德尔一口气看完,不禁佩服茨威格的长寿。他的判断是准确的,未来的读者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直到今天,这部小说仍然是他众多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在孤独中,茨威格发现了蒙田。几个世纪前,孤独的蒙田和他自己一样,致力于写作。在阅读蒙田散文的过程中,茨威格发现这位法国怀疑论哲学家对世界的悲观情绪与他目前的心态非常契合。他年轻时也接触过蒙田的作品,但当时的他又如何能真正理解这位哲学家的深层含义呢?这一刻,他恍然大悟:

    要真正了解蒙田,人不能太年轻,不能没有经历,不能没有各种失望。蒙田的自由无拘无束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一代被命运抛入如此动荡世界的一代人来说是最有益的。只有他必须生活在一个被自己的灵魂深深震撼的时代,这个时代用战争、暴力和专制意识形态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威胁着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个人。自由——只有他知道,在那个乌合之众疯狂的时代,需要多大的勇气、诚实和毅力才能忠于内心的自我。他就会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在群体性灾难中保持自己的思想道德独立而不被玷污更困难、更成问题的了。只有当一个人自己对理性和人的尊严产生怀疑和失去信心时,他才会颂扬一个人在混乱的世界中独自的正直模范。。蒙田的智慧和伟大只有经历过苦难和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我是亲身体会的。

    作者的自白来自于《蒙田》第一章的开头。其实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虽然茨威格作品的读者有很多,但要真正理解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蒙田》等作品,年龄不能太小,经验也不能太浅。与其说这是对蒙田的致敬,不如说这是作家对丑恶世界的鞭挞。既充满了因无力改变现状而表达的无奈,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立场。正是本着这种悲伤和决心的精神,茨威格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

    1942年的狂欢节期间,茨威格夫妇将修改后的遗嘱交给了律师。并于当天最后一次拜访了他们在巴西的出版商,将几部作品的手稿交给了他,并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自从失去祖国奥地利后,我生活得如此疲惫……我在工作中找不到真正的生活……这些年来,我的生活被毁了。世界变得如此残酷和残酷。”疯了,我很高兴能够离开这个世界。”似乎是天意,这封信没有被及时读到,否则说不定就阻止或推迟了写信人的自杀计划。

    自杀计划是精心策划的,甚至有人说,自从茨威格出逃以来,就已经开始实施了。有研究人员认为,他自杀的每一步都是按照克莱斯特(他曾经传记的一位天才作家)的方式进行的。同样,茨威格在留下遗书后与情人一起自杀。自杀前一天晚上,他还会见了邻居菲德尔和他的妻子。事实上,这是最后的告别。主人的平静并没有让客人察觉到什么。两人还下了一盘棋,这也是茨威格人生的最后一盘棋。午夜时分,茨威格夫妇出门送客人回家。

    1943年2月23日,当警察赶到现场时,发现茨威格夫妇衣着整齐,安详地躺在官邸的地上。不久之后,其他几位朋友也来到了这里,其中包括巴西作家协会主席舒查。后者随后向巴西总统提议为这位深受巴西人民爱戴的流亡作家举行国葬。葬礼当天,总统亲自主持仪式,数万人悼念。这在巴西是史无前例的,在此之前,即使是已故的国家作家也从未获得过这样的荣誉。茨威格仅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足以让他死后哀悼。在我看来,巴西公众被他遗赠给世界的信《声明书》中的以下几句话所感动:

    在我自愿、理智地告别这个世界之前,还有最后一个义务迫使我完成:向巴西这个美好的国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对我非常友善,非常热情,给我和我的劳动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我越来越深地爱上了这个国家。对我来说,使用我的语言的世界已经让我沉沦了。在我的精神家园欧洲自我毁灭之后,我无处可去重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我的精神家园欧罗巴也已经自我毁灭,我宁愿重建自己的生活。但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来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需要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却因长年无家可归而疲惫不堪。因此,我认为最好及时、正确地结束生命,在这种生命中,脑力劳动始终是最纯粹的乐趣,个人自由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我向所有的朋友们致敬!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看到黎明!而我,一个特别焦虑、不耐烦的人,就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这个夏天,这个被茨威格寄予厚望的未来之国,双手拥抱世界,迎来了无数粉丝和游客。在这样一种近乎不真实的欢乐气氛中,有多少人会想起这位埋藏在巴西土地上的德语作家?在彼得罗波利斯,他能听到主体育场的轰鸣声吗?在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战斗。但这一次不是战争,而是竞争。

    本文转载,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sZyRhzH9bWk0a1TeJeR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