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丹东

丹东

丹顿/革命之后

影片信息

  • 片名:丹东
  • 又名:丹顿/革命之后/
  • 状态:HD中字
  •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Anne Alvaro/洛朗·布兰切/帕特里斯·夏侯/
  •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 类型:剧情/传记/历史/
  • 年份:1983
  • 地区:法国/波兰/原西德/
  • 语言:法语 / 波兰语
  • 上映:1983-01-12
  • 时长:136 分钟
  • 更新:2024-04-19 06:04
  • 剧情:◎简介  简介:  波兰导演瓦依达将法国大革命的两位英雄搬上银幕。他们是丹东和罗伯斯庇尔。他们本来就是分享革命胜利的革命者。但因理想不同,两人无奈分道扬镳,后来又成为宿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在那样的环境下,...  ◎亮点  花絮:  这是一部以全新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国民公会和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瓦依达对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进行了改造,将丹东塑造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敢于战斗、敢于牺牲的英雄。目的是借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呼应当时如火如荼的波兰统一……。  ◎荣获  奖项:  1984年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1983年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  1984年伦敦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  1982年法国电影路易斯·德吕克奖  1984年波兰电影节影评人奖《丹东》上映于1983年的电影,由安杰伊·瓦伊达执导,编剧 让-克劳德·卡里埃尔、Jacek Gasiorowski、阿格涅丝卡·霍兰,相关饰演分别有 热拉尔·德帕迪约、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Anne Alvaro、洛朗·布兰切、帕特里斯·夏侯。这部电影豆瓣7.9分,
热拉尔·德帕迪约 /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 Anne Alvaro / 洛朗·布兰切 / 帕特里斯·夏侯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量子云

选择来源

  • 量子云
  • 快车云
  • 无尽云
  • 闪电云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9371次评分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9371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丹东》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高分推荐
    HD
    9.4 Bruce Balden
  • 高分推荐
    1080P
    8.2 切瓦特·埃加福,麦斯威尔·辛巴,Felix Lemburo,Robert Agengo,Fiskan Makawa,莉莉·班达,爱伊莎·玛依卡,Fredrick Lukhere,Hestingzi Phiri,Rophium Banda,Philbert Falakeza,Samson Kambalu,Raymond Ofula,诺玛·杜梅温尼,Lemogang Tsipa,约瑟夫·马塞尔
  • HD中字
    莉莉·詹姆斯,乔·基瑞,阿尔芭·罗尔瓦赫尔,威廉·达福,Sofia Panizzi,卡门·波梅拉,Giovanni Moschella,Enzo Casertano,Michele Bravi,Eric Alexander,丽贝卡·安托纳奇,保罗·布彻,朱塞佩·布鲁内蒂,加布里埃尔·法斯塔,Silvia Fantoni,Marco Gambino,Antonino Macaluso,Anna Manuelli,Giulio Maroncelli,Michele Melega
  • 伦理
    Sheila Snow,Van Allen Ong,Arah Alonzo
  • 1080P
    詹妮弗·康纳利,丽塔·莫雷诺,弗兰克·奥兹,吉姆·亨森,布赖恩·汉森,大卫·戈尔兹,弗兰·布里尔,卡任·普瑞尔
  • 1080P
    费利西亚·特吕松,艾德文·瑞丁,莎拉·拉尔森,埃达·英格薇,妮基·汉斯布莱德,Alva Bratt,Olivia Essén,Maxwell Cunningham,Emil Hedayat,Mustafa Al-Mashhadani
  • 4.0
    HD中字
    拉吉·库玛,Geetanjali Thapa,Shiladitya Sen,Rahul Patel,Rahul Dutta,Vishwas,Girish,Malay Garg,Rajiv Khanna,Yogendra Singh,帕特里克·格雷厄姆,Hardik Mehta,Vivek Soni,Anup Rupanwar,R.N. Shukla,Khushboo Upadhyay,Hawk McNab,Deependra Singh
  • 720P
    刘烨,韩雪,林永健,张国强,李沛恩,吴军,冯国庆,赵晓明,田征,苏丽,董春辉,何杜娟,王鑫,葛晓凤,周思羽,钟秋,刘仪伟,杜旭东
  • HD
    艾东,陈姝
  • 1080P
    约翰·阿基拉,蒙·康菲多,Arron Villaflor,Joem Bascon,Archie Alemania,Epi Quizon,Nonie Buencamino
  • 高分推荐
    1080P
    8.4 钮承泽,张世,方龙,文英,李欣,丁也恬,陈启俊,胡翔评,高鸣,李昆,尚智
  • 4.0
    1080P
    莎朗·斯通,里卡尔多·斯卡马奇奥,克里斯蒂安娜·卡波通蒂
  • 4.0
    DVD
    苏志燮,姜至奂,高昌锡,洪秀贤,张熙珍
  • 4.0
    HD
    潘长江,李明启,栾福仁,张晓燕
  • 8.0
    720P
    高青山,高锦,张莲欣,白雪,张喜军,李雪伟
  • 高分推荐
    1080P
    8.7 苏利耶·西瓦库马,Lijo Mol Jose,Manikandan,Rajisha Vijayan,普拉卡什·拉贾,Rao Ramesh,Guru Somasundaram,M.S. Bhaskar,V. Jayaprakash,Sibi Thomas,Ilavarasu,Jayarao,Sujatha Sivakumar,Ravi Venkatraman,Tamizh,Padmapriya
  • 5.0
    HD中字
    京マチ子,叶順子,仲代達矢,中村鴈治郎,北林谷荣,菅井一郎,潮万太郎,山茶花究,大山健二,南部彰三
  • 6.0
    1080P
    吉娜·戴维斯,乔恩·哈姆,蒂姆·罗宾斯,罗伊丝·史密斯,Stephanie Andujar
  • 1080P
    玛雅·奥丝塔泽斯卡,雅各布·盖尔沙乌
  • 4.0
    1080P
    玛瑞萨·阿贝拉,杰克·奥康奈尔,莱丝利·曼维尔,埃迪·马森,布隆森·韦伯,安苏·卡比亚,萨姆·布坎南,哈尔莉·伯德,皮埃尔·伯格曼,蒂姆·特洛洛尔,科林·梅斯,迪韦恩·托马斯,克里斯托斯·劳顿,迈克尔·西格尔,玛蒂尔达·索普,博拉吉·凯因德,泰勒·瓦莱丽,瑞安·奥多尔蒂,塞尔玛·鲁比,阿里奥·纳哈万迪

精彩评论

  • 没灵魂但还活着

    没灵魂但还活着回复以自由之名——从电影《丹东》看法国文化

    2023-06-18 21:52:06
    丹东
    丹东

    呃...又一篇选修课作业...真的算字数就够了...老师,看一下...就过吧。希望天气不要太冷……自由似乎是一个深入法国人骨子里的词。200多年前,当自由在法国人内心深处觉醒、呼喊“天生的人权”时,对自由的迷恋和珍视就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情感内核。自由引导人民,召唤人民……无论是哪个时代,只要高举自由的旗帜,就一定能迅速调动法国人民的热血,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词的巨大力量往往让化身为“人民自由领袖”的人们轻易陷入迷茫,误入歧途,以捍卫自由的名义把所谓的民主套在人民的锁链上。我不知道。这是自由的美妙之处,也是自由的可怕之处。免费,免费。在法国文化中,这个词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不受束缚和干涉的自由……这些都不足以解释自由的全部含义。对于法国人来说,“自由”是一个被法国大革命所束缚的浪漫狂热和理想主义概念。所以自由的力量可想而知,用洪水猛兽来形容也不过分,因为当它调动起那些痴迷于她耀眼光环的人们时,这些人确实就像是一群愚蠢的家伙肆无忌惮地砸碎一切,试图用疯狂来表达你对这一崇高信念的坚定不移的效忠。接下来,我想通过一部真实反映被这份“以自由之名”点燃的法国现状的电影,进一步探讨自由对于法国人的意义。《丹东》,这部波兰导演的电影很好地从法国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导演很好地把握了人们在动荡、严峻的形势下所释放出的疯狂和澎湃的激情。而包括法国人民对自由近乎崇拜般的情感,他们不择手段或不计后果地践行自由的冲动,以及他们被冒充自由的权威愚弄时的固执……回顾这段历史,也许我们就是可笑的是,革命者在承担了自由捍卫者和守护者受人尊敬的角色之后,却出人意料地践踏来之不易的自由。但如果我们这么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太简单了。如前所述,在受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心目中,自由一词是与浪漫主义狂热和理想主义绑定的综合产物,被神圣化为一切美好追求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理解伏尔泰为何从伏尔泰口中说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观点的权利”。可见自由使他无所畏惧,有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的勇气。正是因为自由所承载和指涉的一切美好事物所附着,它才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向往,而法国人至今仍认为让萤火虫变得像萤火虫一样是一种盲目的行为。非常荣幸。献身于自由事业,就等于献身于理想、献身于信仰。这不就是一种陶醉的方式吗?我相信没有人会拒绝将我所致力于的事业提升到这个高度。回到电影,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大革命的推动下,法国人对于自由的表现如此激进,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也就是电影中雅各宾派表现出内部分裂的时期——1793年)一年中的三月和四月)可能会变得令人生畏并且必须生存。《丹东》本片展现的是法国历史上革命胜利后雅各宾派内部分裂造成的令人窒息和恐怖的时期。影片的主角是丹东和罗伯斯庇尔,他们原本是争取民主和自由的伙伴,但由于想要保护的利益阵营不同,最终成为革命的牺牲品。丹东想保护他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而罗伯斯庇尔则想保护另一阵营的利益。电影中的罗伯斯庇尔常常面容严肃,肤色苍白,仿佛快要无法承载对理想的沉重追求的身体十分虚弱。从生活方式上来说,他的清贫和自律确实是无可挑剔和严酷的。他被称为“无垢者”,是当之无愧的。然而,这种极端“纯粹”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被封建王朝暴力统治的广大人民群众所牺牲的代价。罗伯斯庇尔在拥护共同的自由理想时忘记了个人自由。它解放了一切,并用新的权力枷锁束缚了一切。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革命暴乱、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打击范围过大,引起民众恐慌。断头台上的血永远是湿的。与罗伯斯庇尔不同,丹东沉醉于奢华的个人生活。电影中,他用嘲讽的语气斥责别人:“如果你把贫穷视为革命的美德,那就加入罗伯斯庇尔吧。”他明目张胆地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报纸上印制小册子,对前来逮捕他的人毫不隐瞒,在法庭上奋力辩解,甚至在监狱里,也像魅力明星一样对待自己的观点。支持者挥手致意。显然,公众对丹东的支持已经膨胀到了爆发的边缘。巴黎人民呼吁丹东上台,安全委员会连以恐怖代价换来的动荡和平都无法维持。与罗伯斯庇尔多年的友谊以及他一生为之奋斗的自由理想并没有成为丹东的救命稻草。丹东最终被他亲手设立的人民法院送上了断头台。丹东的头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头上就盖上了一块白布,就像裹尸布一样。五个月后,他和丹东双双死在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上。影片的解读或许有些夸张和戏剧化,但这段历史值得我们理性对待,尤其是革命后所获得的成果。这样的收获或胜利能与革命期间的悲惨牺牲相当吗?在我看来,自由是一个善变而狡猾的东西。它在煽动情感泯灭理智的革命时期扮演着正义而光辉的领袖角色,但在充满伤痕和颓废的和平年代又伪装成温柔慈爱的安抚者。然而,一旦触及自由的火花,谁都无法忘记对她的渴望。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时代的任何一场革命都是冲刷固有社会秩序的工具,就像断头台上冲走的鲜血一样,必须是残酷而彻底的。踏上革命开辟的道路后,自由到来后必然成为重建权力和专制的工具。待所有新订单确立后,她将继续在大家心中保持迷人的容貌。没有人愿意揭露自由之名的丑陋,因为一旦实现了这样的认识,就会导致信仰的崩溃,深深地伤害自己。而这些浪漫而优雅的法国人,只能纷纷拜倒在自由绚丽的裙子前,跨过无数的尸体,才能看清这张掩盖着无尽罪孽的美丽容颜。我知道这很尴尬,但我不得不同意。我从新闻网站了解到,法国是世界上罢工最频繁的国家,大大小小的罢工难以统计。尽管在当代法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开投票、全民投票、公开辩论等体现公开原则的活动占据主导地位,但法国民众的罢工热情并未减弱。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与法国大革命播下的自由种子有着无可争辩的联系。多年来,这种用流血换来的自由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根植于每一代法国人的思想中。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破一切、毁灭一切,成为认知上无法克服的压抑。法国人自然是大摇大摆地进去了,而且看起来效果非常好。这种文化在他们与其他族群之间造成了理解上的对比或代沟。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虽然日子过得有些不如意,但法国人从来不缺乏以自由之名抗议的快乐,而且总体来说还是好的。就这样,自由这个伴随法国文化一路走来、影响深远的词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继续引领着法国人民走向未来。奶牛总结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