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影片信息

  • 片名: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 状态:第08集
  • 主演:/
  • 导演:/
  • 类型:纪录片/
  • 年份:2010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上映:未知
  • 时长:共8集 每集30分钟
  • 更新:2023-07-02 04:37
  • 剧情:央视八集电视纪录片《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以历史为基础,借助现代技术,集史料拍摄、动画制作、场景再现、专家学者采访于一体。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独特的多元文化。该片荣获2010年浙江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上映于2010年的电影,这部电影豆瓣7.5分,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闪电云

选择来源

  • 闪电云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5298次评分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5298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

 换一换

精彩评论

  • 夏川晴雲

    夏川晴雲回复接上一篇剧评

    2023-06-10 21:04:52

    记下

    王充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仁,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

    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提出潮汐与月亮的盈亏有关,这一理论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

    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儒家思想中夹杂着谶语之说,其大师是《白虎通义》。《论衡》阐述微观理论,主要阐述王充的无神论,批评当时社会盛行的“天人相交”、谶语等理论。

    《论衡》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代表作。尽管历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但它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臻筑湖马臻于顺帝永和五年(140)出任会稽太守。上任之初,他认真研究农田水利,发动群众,修建了三百里镜湖(不是宋以后的镜湖)。堤坝长127英里,湖长358英里。上部蓄洪水,下部拒咸潮,遇旱则放湖灌溉田地,使山会平原9000多公顷良田得以旱涝收割。。但因为造湖,很多房屋被淹,被权贵陷害,所以马臻被判刑。越人思念他的功绩,将遗骸从洛阳迁回山阴,埋葬于镜湖,并立庙纪念。

    宋时南渡,改越州为绍兴,为南宋陪都。

    越王勾践在绍兴修建了大大小小的城市,绍兴成为浙江第一大城市。

    越窑青瓷

    越窑是古代中国南方的青瓷名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瑰宝之一。窑址主要在越州,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宁波等地。生产时期为东汉至宋代。唐代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首。越窑之名始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与唐代的饮茶习俗密切相关。其瓷器造型和釉色深受茶客的喜爱。饮茶风尚也影响了越窑青瓷的造型。秘彩瓷是越窑青瓷的精品。晚唐诗人卢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云:“九秋风露开窑,千峰翠绿来”。

    法门寺出土的神秘瓷器。明明碗里什么也没有,但似乎盛满了泉水。并不是所有的秘彩瓷都有这个奇观,只有“凹底”的秘彩瓷才能“无中生水”。碗底由外向内内凹,形成微小的曲面。灯光照射下,碗底折射出白光,如水如云。

    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靖康之耻,文人南下,形成好学之风。

    宋石南渡对绍兴的城市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文人云集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王充的逆反思想

    嵇康的自由精神

    王羲之《兰亭集序》

    400多位唐代诗人游历浙东

    何志章:

    何知章早年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年轻时就以诗文闻名。唐武侯正圣元年(695年)进士,状元。他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记录的冠军。

    两本返校木偶书

    小女孩离家,老板回来,乡音不变,鬃毛褪色。

    孩子们相见,笑着问从哪里来。

    王谢家人:

    晋南朝是中国世家制度最​​繁盛的时代。在九品中正制度下,贵族子弟成为历史的主角。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但却是极其自由、解放、充满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热情最集中的时代,因而也是一个充满艺术精神的时代。”政治的混乱和复杂以及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不仅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合力的结果,而且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后来的许多代人。在魏晋南朝的人们中,许多世家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世家中,琅琊王氏和陈军谢氏无疑是最重要、最具戏剧性的代表性大家族。

    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贵族世家不少,但能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相媲美的世家却几乎没有。“王谢”的组合如此盛世繁华。在中国历史上,有的家族谱系可能比王氏延续得更久,但却没有王氏那么强大;有些家族的势力可能已经超过了王家。但不会只要王连任。三百多年来,王、谢家族出了许多能人、显赫的官员。他们要么引领一代人的时尚,要么掌握一个王朝的领袖。从汉魏到晋南朝,一直繁荣辉煌。家族内宗族虽庞大,各支盛衰各异,时而一族威严,时而另一族昌盛,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但都能互相帮助,保证家族的兴衰。能够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

    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

    人们称谢康乐为著名诗人谢玄的孙子,曾写下《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著名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赞叹道:“歌之时,羞愧而乐。”

    梦游天目印柳告别

    海客谈瀛州,烟涛那么小,难寻信;

    说天目的人越多,云彩就可见或淡了。

    天目伸向天空,拉出五座山脉,笼罩赤城。

    屋顶长48,000英尺,即将向东南方向坠落。

    因梦吴越,欲一夜飞镜湖明月。

    湖月照着我的影子,送我去山西。

    谢公宅至今仍在,泸水荡漾,猿猴歌唱。

    穿谢公屐,登青云梯。

    看半壁日出,闻天上鸡声。

    千石转路无定,落花倚石忽天黑。

    熊吼龙吟吟雁泉,栗深林西景层顶。

    云碧绿如雨,水色暗淡,还有烟气。

    雷霆不见,丘陵山崩。

    山洞的石门轰然打开。

    浩浩清明深不见底,日月照金银台。

    尼为衣,风为马,云王来去。

    虎鼓鸾回车,仙列如麻。

    突然灵魂悸动,猛然一惊,叹了口气。

    只感觉到时间的枕垫,丢掉了来时的阴霾。

    世俗之乐也是如此,自古万物皆向东流。

    你什么时候回来?并置于白鹿与青崖之间。骑行游览名山。

    安能断眉弯腰侍奉权贵,让我不高兴!

    王阳明,心性良心之学

    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

    刘宗周是心灵理论修正主义者,强调真诚、谨慎、独立。

    黄宗羲,清初心学之变,实学。

    徐渭,明末绍兴最具传奇色彩的名人。青藤书店故居。“几间歪屋,一个南方口音的男人”。这是许巍奇过人的才华和孤傲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八次乡试落榜,不正规、越轨是他屡次科举失败的根本原因。他后来从疯狂、谋杀到自杀的经历,以及他画风中独创、写意的泼墨风格,让人想起300年后荷兰印象画创始人梵高。用凸起的色块表达主观感受和强烈情感的绘画天才。相似命运的幻影笼罩着两位大师。最受尊敬的写意水墨画是在他生命的最后19年完成的。这是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在经历了人生的荣辱、生死之后,他所有的感悟都化为不可抗拒的创作爆发。艺术成就达到天才的顶峰。

    历代人都非常推崇他,在流派乃至绘画技法上都受到他的影响,都可以看到徐渭的影子。清代的赵之谦、八大山人、扬州八怪都受过他的影响,甚至齐白石也受过他的影响。郑板桥自称“常春藤门下的狗”

    青藤书店的最后一位店主陈洪绶,被誉为明末四大怪人之一。他继承了徐渭的艺术精神。

    绍兴是革命团体光复会的主要所在地,光复会核心成员:徐锡林、秋瑾、陶成章

    光复会办学——大同书院(浙江革命大本营)

    蔡元培辞去职务,投身教育兴国

    鲁迅弃医投身文学

    七大奇迹·纪念鲁迅八十诞辰·第二部分

    毛泽东

    建湖,岳台名士故里,为国痛心。秋风吟剑南歌,一案满诗。

    从为向大自然争取生存权而割掉纹身的鱼越先民,到春秋时期的吴哥、越间之战,在人与天、血与肉的长期斗争中火,绍兴精神诞生。

    越王勾践以勇剑精神,谱写了一部忠义霸业的悲壮史诗。西汉的王充正是秉承着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对当时的思想领域产生了冲击和推动,才出现了马臻这个惠民于民、不畏强权的治水官员。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交融,古月的血性力量中渗透着柔软、灵动、细腻的文化基因和书卷感。魏晋绍兴名臣嵇康临刑前将乐帝的精神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宋、明、清时期,这种精神不断继承和发展。陆游、王守仁、刘宗周、王宗羲、徐渭等人都曾烙印过乐帝的精神印记。

    到了近代,无论是秋瑾的以身殉国,还是徐锡麟的生死存亡精神,都是勇剑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蔡元培和鲁迅甚至蕴含着勇敢精神中所蕴含的睿智和睿智的人民的柔情,崇尚文学和武术的血性,在历史的关头,他们是一个民族的火炬。

    越国已不复存在,但越地精神早已扎根于广大民众,融入了中国传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