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影片信息

  • 片名:闪耀吧!中华文明
  • 状态:20221118
  • 主演:陈坤/许丹睿/
  • 导演:黎振亚/
  • 类型:纪录片/历史/真人秀/
  • 年份:2022
  • 地区:中国大陆/
  •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上映:2022-09-02(中国大陆)
  • 时长:共12集 每集40分钟
  • 更新:2024-04-19 00:01
  • 剧情:该程序以历史谜题为牵引。发起人陈坤与新华社新华网记者许丹睿的搭档深入三星堆、唐长安城、秦始皇陵、敦煌、南海一号、殷墟六大文明遗址。以文明遗址、各大博物馆为探索场景,辅以第一手考古专家和资深文化史学家的第一手真实经历和研究成果,以及推理解谜的创新表达方式,我们自豪地带领观众共同探讨这些文明亮点。《闪耀吧!中华文明》上映于2022年的电影,由黎振亚执导,相关饰演分别有 陈坤、许丹睿。这部电影豆瓣7.9分,
陈坤 / 许丹睿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U酷

选择来源

  • U酷
  • 量子云
  • 闪电云
  • 无尽云
8.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9667次评分
8.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9667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闪耀吧!中华文明》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闪耀吧!中华文明

猜你喜欢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精彩评论

  • 海辺の散策者

    海辺の散策者回复如果开学第一课是逛博物馆听故事,会有多少神兽愿意归笼

    2023-06-24 22:50:53

    如果要问最近有哪一档节目在开播前就吊足了阿杠的胃口,那一定是《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一般录制其他节目时,前期都是保密的,偶尔会放出两张高模糊的路透图,生怕失去神秘感。

    节目播出当天,观众还目睹了国内各大“顶级”博物馆的齐聚。可以说,他们见证了博物馆线上团建的场景。

    国内各大博物馆不仅第一时间争相拨打电话,还拿出自己的招牌文物打谐音梗。

    比如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大理人创造了奇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荣获“马”,洛阳博物馆的夏代青铜爵的“爵爵”子等等,一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有趣。

    阿杠看了一会儿回来,感觉这几天博物馆的上网速度真是够快的。虽然博物馆遍布全国各个角落,但没有一家被抛在后面。期待满满。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看着我的胃口都快提到嗓子眼了,不过也算是蹲到了开播吧。阿杠自然第一时间赶到优酷“炫耀”第一集。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节目组的第一站是三星堆,前阵子热搜频频的“顶级”博物馆。用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许丹阳的话来说,就是“沉睡三千年,醒来世界震惊”。三星堆这个充满神秘力量的“小遗址”自被发现以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但这一次,《闪耀吧!中华文明》的解读视角与传统纪录片不太一样。它不是纯粹的科普解说输出,而是直接带我们沉浸在博物馆和文物幕后的故事中。

    发起人陈坤全程以“侦探”的身份亮相。他和搭档新华社记者徐丹瑞承包了“换眼”和“换嘴”的任务,不仅带观众近距离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也带来了大家的好奇和猜测。神秘的古蜀文明走进三星堆,一边解开谜题,一边了解千年前的灿烂文明。

    以本期三星堆为例。以前,当我们提到“三星堆”这个名字时,我们会想到什么?

    闪耀吧!中华文明

    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想到那些形状各异的青铜器。知道其中一些外表怪异得像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它们对用户的身份感到好奇。

    但说实话,除了研究考古的人之外,很少有人会思考更深层的方向,比如他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创造者想要什么,通过他们表达什么道德等问题。

    闪耀吧!中华文明

    陈坤和徐丹瑞这次一起帮助观众打开格局和脑洞。

    比如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方向盘”……啊不,是青铜太阳轮。雷专家认为,这象征着古代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太阳崇拜意识。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说到崇拜太阳的话题,来自重庆的陈坤一下子就明白了。

    毕竟川渝地区盆地湿度大,阳光少。现代川渝人民在晴天看到太阳升起是非常高兴的。更何况,几千年前的古蜀人,心中自然是有太阳的。更是神圣无比。

    因为他们崇拜太阳,所以创造了太阳齿轮、提醒人们太阳和光明的眼形装置、青铜鸡等等,听起来很有道理。

    但一旦将后羿射日的故事与他们联系起来,就很难说这个看似方向盘的青铜太阳轮所蕴含的深意是对太阳的崇拜还是恐惧。

    地质专家刘行时结合后羿射日,从相反的角度给出了另一个推论:太阳轮外面的圆圈更像是一种禁锢,意思是禁锢太阳。因为在古蜀人生活的时代,太阳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存在,与持续的干旱作斗争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先生刘还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如果让你去非洲沙漠两个月,每天给你一瓶水,你还崇拜太阳吗?

    (别说代入后羿视角,我只是回想起今年夏天川渝地区持续40+的高温天气,我已经想找根竹竿戳太阳了hhh

    说实话,在看这集之前,阿杠从来没有想过,三星堆的古蜀文明还能和我们从小听到大的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联系在一起。

    但如果你现在问我是否相信这个世界上可能真的存在童话故事,阿杠只能说我现在已经愿意相信一点了。

    因为更神奇的一点是,你越往回看,就越会发现他们的一些猜测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也许青铜树上的9只金乌对应的是“10天”的9个太阳,也许后羿的原型真的就在三星堆……事情瞬间变得奇怪又有趣。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不仅如此,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他们还发现,三星堆中这棵经历了十年修复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记载的芙蓉树有很多相似之处。

    闪耀吧!中华文明

    一个是实际发掘修复并放置在博物馆的文物,一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树。你觉得很神奇吗?

    神话与文物的这些共性,大概也反映了陈坤的推论。无论是“千里眼”还是拜神,这些创作在设计上都与现实密不可分。观点。

    看着他们脸上的震惊和好奇,我不禁想感慨。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站在这些文物面前,站在遥远的历史和巨大的时空差距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小学生”,面对神秘的事物没有准确的答案。

    闪耀吧!中华文明

    一路上的探索和探讨,不仅是对历史的好奇,更是对文明和时空充满敬畏。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博物馆,还走进了三星堆遗址,带我们走进那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些故事更让人惊奇,因为它们真实发生过,所以更让人震惊、难以置信。

    比如三星堆著名的青铜鸟足人像。从1986年出土那天起,它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一尊只有下半身的残破铜像,有一种维纳斯式的残破美感。会让看到的人感到一丝悲伤。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结果谁能想到,这期节目录制不久,鸟足肖像的上半部分就被发现了??

    考古人员在三星堆八号祭祀坑中挖掘出一尊顶级蛇身青铜人像。经过比对,他们发现刚刚出土的顶级蛇身青铜人像可以与鸟足人像完美结合。

    时隔36年,“东方维纳斯”猝不及防地发现了自己上半身的这样一座桥梁,这恐怕是小说都不敢写的。

    闪耀吧!中华文明

    然而,比小说情节更大胆的故事却在我们的见证下发生了。这是不是有点浪漫?历经三千多年,我们终于知道了这尊铜像原本的样子。

    已更名为鸟足蹲雕像的铜像:也许你听说过奇迹?这才叫奇迹~

    8号祭祀坑目前正在开采。一眼望去,根本无法数清有多少精美的青铜器、象牙制品等待着“升级”。惊喜的发现。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三星堆古蜀文明所笼罩的神秘面纱,在未来总会被一点点揭开。只要我们不放弃对历史的执着探索,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闪耀吧!中华文明

    说实话,如果开学第一堂课就是一边逛博物馆一边听这种反映在现实中的神话,那你会分分钟神清气爽,回不来新学期?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说起来,这些浪漫传承的背后,其实是一代代考古学家的坚持。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才有机会通过这些文物与千年前的时空产生共鸣。

    以三星堆标志性的青铜神树为例。我们可能只知道这棵神树有近四米高,却不知道它实际上是由2479块青铜碎片修复而成。

    你没有看错,2479件,这个数字还不是全部,还有一些部分还没有找到......

    那么恢复两千多碎片是什么概念?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闪耀吧!中华文明

    平时当我们把2000片拼图拼成蓝图时,我们可能会眼花缭乱,灵魂逐渐脱离身体,更何况面对一堆不知道什么样的拼图能拼出什么样的拼图。最后被放在一起。

    如果你不知道出土了什么碎片也没关系。这两千块碎片甚至还与其他碎片混合在一起。考古学家依靠感觉和摸索来进行战斗。这样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我能感觉到有多么可怕...(对考古学家的敬佩感瞬间飙升

    闪耀吧!中华文明

    节目中91岁的刘兴诗老师在意外摔倒后并没有放弃手头的研究,仍然坚持每天工作。

    当他和陈坤谈论考古相关话题时,他也侃侃而谈,感觉眼睛里有光,隔着屏幕都能看到他对事业的热爱。

    还有很多考古学家没有被我们见过。他们日夜重复着开采或修复的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乃至一生,追寻源头,保存中华文明。

    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职业,考古学常常很容易被低估和忽视,但正是由于他们的坚持,我们才有机会在现代社会看到这些伟大文明的遗迹。

    今年恰逢北大考古学一百周年。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考古研究室。第一任研究室主任马衡突破了旧石器学者的研究,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发掘。2022年,1995年出生的三星堆青年考古学家、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许丹阳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

    百年过去了,仍有很多人坚持这一事业,着实令人敬佩和感动。读完考古学家为《闪耀吧!中华文明》写的留言后,这种情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他们的信息充满虔诚和敬畏。考古学家的坚持和传承,默默行走在历史遗迹中,不断为后人填补古今巨大的时空鸿沟。因为他们,我们才能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永远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从《闪耀吧!中华文明》第一期的开头和最终预告中我们可以知道,陈坤和徐丹瑞的探索之旅不仅限于三星堆,还将进入唐长安城、秦始皇陵。秦始皇、敦煌、南海一号、殷墟等文化遗址。

    看到这些线索,阿杠已经开始期待了,恨不得明天能快速解开下一期。

    历史上那些闪亮的文明亮点,还有哪些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每周五晚19:30和《闪耀吧!中华文明》一起欣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