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牡蛎工场

牡蛎工场

Oyster Factory/牡蛎工厂

影片信息

  • 片名:牡蛎工场
  • 又名:Oyster Factory/牡蛎工厂/
  • 状态:HD中字
  • 主演:/
  • 导演:想田和弘/
  • 类型:纪录片/
  • 年份:2015
  • 地区:日本/
  • 语言:日语
  • 上映:2016-02-20
  • 时长:145分钟
  • 更新:2023-07-05 13:22
  • 剧情:面向濑户内海的冈山县牛田市,虽然属于濑户内海市,却被称为“日本的爱琴海”。加之《万叶集》中诗人柿本麻吕的歌颂,也让这座小镇自古为世人所知。临海、吃海的冈山县是日本仅次于广岛的牡蛎产地。当地人民世代从事牡蛎养殖。但随着人口过剩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牛宿市原有的20家牡蛎加工厂已减少到6家。为了缓解目前劳动力短缺的状况,这些工厂近年来开始接收来自中国的工人。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世代在宫城县南三陆经营牡蛎工厂的渡边先生不得不搬到牛和,从零开始。他的工厂招了两名中国人,语言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让两人都感到困难。在附近的工厂里,中国工人再也没有回来。苦苦挣扎的牡蛎工厂还能继续下去吗?  本片是想田和弘导演“电影观察”系列的第六部。《牡蛎工场》上映于2015年的电影,由想田和弘执导,这部电影豆瓣7.6分,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量子云

选择来源

  • 量子云
9.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6306次评分
9.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6306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牡蛎工场》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牡蛎工场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

 换一换

精彩评论

  • 女性Seven

    女性Seven回复一点感想

    2023-06-17 18:42:50
    牡蛎工场
    牡蛎工场

    听说田和弘导演一直在我心目中。我第一次看他的电影,我觉得他演得很好。他可以编出有趣的故事,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以下是一些想法:1、导演和拍摄对象的关系让人感觉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人普遍都很温和有礼貌。导演也不介意在镜头前与拍摄对象进行交流,包括谈论个人事务。如此舒适的关系也让人觉得导演本人应该是一个平易近人、温柔阳光的人。(而且可能是因为在纽约的生活经历,曾田导演性格很开朗,和一般日本人的拘谨很不一样,而且他的英语也很好。)2.一些细节和情感的捕捉在地方,比如两个新来日本的中国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人群,老板煮的生蚝非常棒。本来可以算是对新人的招待,但是当他打开生蚝的时候,立刻就变成了培训之后,中国工人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这时,镜头对准了日本老板的面部特写,通过表情的微妙变化,我们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着更本质的雇佣关系。3、作为一个猫奴,导演留了很多镜头来拍摄小白这只喜欢偷偷溜进导演家的酷酷公猫。导演夫人对他总是束手无策。放入这一段与生蚝工厂本身无关,但却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我在想,这样的待遇在中国导演的电影中似乎很少出现。如果中国导演来拍摄牡蛎工厂,他们可能会追踪牡蛎生产和销售的链条,关注跨国劳动力的问题,但很难这么轻松地处理,放一些个人的或有趣的东西。4.影片也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如日本海啸、核泄漏、奥运会、中国和东南亚的农民工等,但这些问题在人物的聊天中经常被轻描淡写,并没有特别在意。-深度。一些普通人的关系,不是无关紧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会受到政治的影响(比如某牡蛎工厂的老板从宫县搬到了濑户),但生活还是要在琐事中继续。这一点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川在三里冢运动后期越来越关注村民的生活,因为政治和生活以一种更深层次、更潜在的方式交织在一起。5、近年来反日舆论不断高涨,本片也算是展现了中日民间交往真实状况的一面。6、导演把他的电影视为一部“观察片”。从拍摄动机到拍摄过程,其实是相当随意的,强调没有设计,只有拍摄过程中的发现和遭遇,即兴的方式。这与国外很多强调前期设计和剧本写作的纪录片创作理念有很大不同。田和弘所坚持的“看电影”理念请点击: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