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兰闺春怨

兰闺春怨

回来吧,小希巴

影片信息

  • 片名:兰闺春怨
  • 又名:回来吧,小希巴/
  • 状态:1080P
  •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雪莉·布思/泰瑞·摩尔/
  • 导演:丹尼尔·曼/
  • 类型:剧情/
  • 年份:1952
  • 地区:美国/
  • 语言:英语
  • 上映:1952-12-24
  • 时长:99 分钟 / 96 分钟(TCM print)
  • 更新:2023-07-11 22:23
  • 剧情:多克(伯特·兰卡斯特·伯特·兰卡斯特饰)和罗拉(雪莉·布斯·雪莉·布思饰)本来享受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因为罗拉怀孕而改变了。为了增加收入,多克不得不放弃心爱的研究事业,转而成为一名按摩治疗师。但罗拉最终没能生下孩子。不仅孩子消失了,他还失去了生育能力。绝望中,多克只能依靠酒精来麻痹自己的痛苦,而罗拉则把对孩子的感情寄托在家里的小狗身上,夫妻俩脸上不再有笑容。  多克把空房间租给了一个名叫玛丽的女孩(泰瑞·摩尔特里摩尔饰)。活泼美丽的玛丽逐渐引起了多克的注意,这让多克和罗拉的关系变得更加困难。变得更糟。《兰闺春怨》上映于1952年的电影,由丹尼尔·曼执导,编剧 凯蒂·弗林斯、威廉·因格,相关饰演分别有 伯特·兰卡斯特、雪莉·布思、泰瑞·摩尔。这部电影豆瓣7.5分,
伯特·兰卡斯特 / 雪莉·布思 / 泰瑞·摩尔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金鹰云

选择来源

  • 金鹰云
  • 红牛
  • 新浪云
  • 光速云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5266次评分
7.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7.5266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兰闺春怨》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电影兰闺春怨

猜你喜欢

  • 9.01962
    HD中字
    贝蒂·戴维斯,琼·克劳馥,维克多·布鲁诺,韦斯利·阿迪,安妮·巴顿,玛乔丽·本尼特,伯特·弗里德,安娜·李,梅迪·诺曼,戴夫·威洛克
  • 2023
    HD中字
    Kim Molina,Jerald Napoles,Gab Lagman,Heart Ryan,Tomas Rodriguez,Prince Stefan,Andrea Babierra,Nicole Omillo,Gene Padilla,Mark Anthony Abellana
  • 1.02022
    1080P
    清美,光俊,梅吉薇,妙妮
  • 4.02019
    1080P
    阿曼达·罗尔斯,Angga Yunanda,Teuku Ryzki,Arya Vasco,Naomi Paulinda,尤妮可·普丽西拉,Verdi Solaiman,Dayu Wijanto,桑娅·艾莉莎·苏里亚蒂,Abarrane Issabeau,Nicolea Anstee,Djihan Ranti Larasati
  • 6.02015
    1080P
    王驾麟,童鑫,姚雨鑫,吴晴,唐佳成
  • 5.02014
    1080P
    Sara Malakul Lane,Ciara Hanna,Jackie Moore
  • 2023
    1080P
    内野圣阳,北香那,白川和子,柄本佑,安达祐实
  • 2020
    1080P
    李彩英,简美妍,崔哲浩
  • 7.02020
    1080P
    哈维尔·古铁雷斯,马里奥·卡萨斯,大卫·贝尔达格尔,露丝·迪亚斯,布鲁娜·库希,Aleida Torrent,Vicky Luengo
  • 2019
    HD中字
    Winky Wiryawan,Prisia Nasution,Nova Eliza
  • 4.02018
    1080P
    刘心悠,刘浩龙,崔碧珈,伍慧珊,杨梓菁,曾咏欣,鲍起静,林雪,张扬
  • 2018
    1080P
    Arianne,Zucker,艾娃·洛克莱尔,肖恩·克里斯汀,Sierra,Pond
  • 2018
    1080P
    阿丽安·祖克,艾娃·洛克莱尔,肖恩·克里斯汀,Sierra Pond,卡梅伦·格尔曼,Heather Ankeny,泰勒·布莱克威尔,Adrian Marcus
  • 2017
    1080P
    Nick Baldasare,理查德·哈奇,Amanda Howell,Frank Jones Jr.,蒂凡妮·谢皮斯,Scott Summitt,蒂姆·汤默逊
  • 6.02017
    1080P
    艾丽莎·杜什库,罗伯特·帕特里克,切斯·克劳福,布兰登·T·杰克逊,马丁·科勒巴,P·J·伯恩,乔丹·崔威里恩,妮可·福斯特,安伯·惠兰,瑞奇·韦恩,蒂姆·霍姆斯,麦丽卡·戈维奇,马特·菲力本,丹·约翰·米勒,希瑟·费尔班克斯
  • 2.02014
    1080P
    洪秀儿,姜潮,倪慕斯,彭凌,谈莉娜,高泰宇,徐悦
  • 2012
    高清
    Julin,Alan,Martin,Denise,Williamson
  • 6.02009
    1080P
    维拉·法米加,彼得·萨斯加德,伊莎贝拉·弗尔曼,希·庞德,吉米·本内特,玛格·马丁戴尔,卡瑞尔·罗登,阿娅娜·恩吉妮尔,萝丝玛丽·邓斯莫尔,杰米·杨,洛瑞·埃尔斯,布兰登·沃尔,盖内尔·威廉姆斯,穆斯塔法·阿卜杜勒卡里姆,兰登·诺里斯
  • 9.02008
    HD
    高惠彬,张檬,张大川,耿大鹏
  • 8.01974
    HD
    李菁,井莉,凌云,汪萍,宗华,岳华,田青,卢婉茵,吴浣仪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6.0
    DVD
    王挺,刘天佐,贺丹丹,徐洪浩,三浦研一,王文杰,金粮,张永祥,张志坚,虞军豪,代慧康,刘霖,张庆鹏,大冢匡将,刘俊鹏
  • 4.0
    HD中字
    Dan Payne,西娅·吉尔,查理·大卫,Derek Baynham,Grace Vukovic
  • 7.0
    HD
    Anubrata Basu
  • 1080P
    郭家铭,张颖,马精武
  • 1080P
    达科塔·约翰逊,水野索诺娅,杰梅因·福勒,科雷西·克莱门斯,莫莉·戈登,Whitmer Thomas,西恩·海耶斯,泰格·诺塔洛,敖德萨·阿德隆,Patrick McDonald,马扬克·巴特,Jess Nurse,艾玛·帕萨罗,Rey Herrera,Victoria Gale,Christina Higa,詹姆斯·亨特,Aly Jade
  • 7.0
    HD中字
    邬君梅,廖京生,唐以诺,艾丽娅,肖荣生,曹苑,罗筐,李金江,牛骏峰,冯大庆,陈争红,李欣霖,桑宗忠,郭昊,赵之斌,牛志强,王伟
  • 7.0
    1080P
    托妮·科莱特,哈威·凯特尔,萝西·德·帕尔马,迈克尔·史麦利
  • 7.0
    DVD中字
    Vítezslav Vejrazka,米罗斯拉夫·马哈切克,Cestmír Randa,Vít Olmer,Karla Chadimová,Vlastimil Hasek,Frantisek Kovárík,雅罗斯拉夫·毛奇卡,约瑟夫·赫利诺马兹,贝德里奇·卡兰,Jirí Belohoubek,Jirina Bílá,Monika Indingerová,Ladislav Kazda,Milan Kindl,伊里·弗斯塔拉
  • 10.0
    1080P
    高炜,林源,曹思方,于欣禾,张若峰,程凡,林晓凡,松天硕,崔尔康,李萍,梁天,李勤勤,李国庆,严鹏,马文波,杜晓宇,臧鸿飞,郝云,高建烨
  • 9.0
    1080P
    贝热尼丝·贝乔,纳西姆·斯艾哈迈德,阿娜伊丝·帕雷洛,伊纳基·拉尔提格,蕾雅·莱维安特,朱利安·贾考特,何塞·安东尼奥·佩德罗萨·莫伦诺
  • 7.0
    1080P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米歇尔·威廉姆斯,Marife Necesito,Sophie Nyweide,Natthamonkarn Srinikornchot,Jan David G. Nicdao
  • 5.0
    1
    罗伯特·雷德福,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克鲁斯,迈克尔·佩纳,彼得·博格,德里克·卢克,安德鲁·加菲尔德
  • 4.0
    HD
    翠斯提·凯莉·邓恩,Francisco Barreiro,阿什利·斯皮尔斯,希瑟·卡夫卡,Josephine Decker
  • 5.0
    1080P
    吴海燕,蔡明,赵联
  • 8.0
    1080P
    科林·费尔斯,安妮特·贝宁,梅格·提莉,费尔鲁扎·鲍克,杰弗瑞·琼斯,亨利·托马斯,文森特·斯卡维利
  • 8.0
    HD中字
    蕾雅·赛杜,乔治·麦凯,古斯拉姬·马兰达,达莎·内克拉索娃,马丁·斯卡利,埃琳娜·勒文松,玛塔·霍斯金斯,朱莉娅·福雷,凯斯特·洛夫莱斯,菲利西安·皮诺,洛朗·拉科特,皮埃尔·弗朗索瓦·加雷尔,卢卡斯·爱洛尼斯科,爱丽丝·巴诺尔,安东尼·巴罗德
  • HD
    刘凯,樊伟鹏,钱琦,应媛
  • 1080P
    陈樱丹,王钰威
  • HD中字
  • 10.0
    1080P
    瑞恩·高斯林,艾米莉·布朗特,亚伦·泰勒-约翰逊,汉娜·沃丁厄姆,泰莉莎·帕尔墨,许玮伦,温斯顿·杜克,扎拉·迈克尔斯,本·奈特,马图斯,玛德琳·琼斯,Charlotte Wood,Magdalena Alexandra,戴维·科林斯,亚当·杜恩,Nova Onas,Daniel Nelson,贝丝·钱皮恩,Tim Franklin,杰克·多尔蒂

精彩评论

  • 元姀

    元姀回复《Come Back, Little Sheba》:浅谈20世纪美国戏剧发展史

    2023-06-12 12:25:16
    兰闺春怨
    兰闺春怨

    《Come Back, Little Sheba》改编自威廉·英奇的同名百老汇戏剧,该剧于1952年被丹尼尔·曼导演搬上大银幕。1950年,雪莉·布恩在百老汇的《兰闺春怨》戏剧中扮演洛拉·德莱尼一角,并取得了取得巨大成功,荣获托尼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家奖。于是在1952年,当《兰闺春怨》登上银幕的时候,她还在主演,并获得了第2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1952年国家电影评论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纽约影评人奖最佳女主角奖。1953年,该片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戏剧奖。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的电影版《兰闺春梦》是布思的电影处女作。在好莱坞的经典黄金时代,百老汇戏剧一直是好莱坞各大流派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一时期,许多优秀的百老汇戏剧被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搬上大银幕。有《欲望号街车》、《欲望号街车》、《玫瑰纹身》等众多代表作。在电影业繁荣的包围下,美国戏剧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初,美国剧作家在注重描绘当代生活现实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挖掘人物的心理因素和动机。尽管商业戏剧表演仍然在剧院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一些在19世纪成名的剧作家仍然朝着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健康方向前进,比如贝拉斯科在《黄金西部的姑娘》和《兰乔的玫瑰》色彩》中对加州地方的描绘,奥古斯都·托马斯对家庭的探索《迷人的时刻》和《男人的想法》中的关系和种族对抗;C.Fitch体现在《向上爬的人》和《真理》时尚习俗中。为了推动美国戏剧的改革和发展,哈佛大学教授乔治·皮尔斯·贝克在校内牵头创立“47号戏剧创作工作室”,先后培养了曼德瓦·谢尔顿、菲利普·巴里、E·奥尼尔、S.霍华德等一大批戏剧人才。随后,戏剧教育家布伦达尔·马修斯、弗雷德里克·亨利·柯克、托马斯·史蒂文斯和A.H.奎因都为大学戏剧课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另外三个人对美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之一是威廉·沃恩·穆迪,诗人、哈佛大学教授。他写了两部问题剧《大分水岭》和《靠信仰治病的人》。两种不同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被视为第一部现代美国戏剧;后者描写信仰与爱情的冲突,与易卜生的现实主义戏剧形式颇为相似。另一位是诗人珀西·麦凯,他根据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改编的《稻草人》预示了民间传说戏剧的诞生。第三位是诗人E.B.谢尔顿在戏剧《黑人》中将种族歧视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在《黑人》中反映了工人的反剥削斗争。1915年后,莫斯科艺术剧院访问美国,Max和M.Reinhardt的艺术指导,A.Appia和E.G.的舞台设计。克雷格对美国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R.E.一群美国戏剧艺术家,例如Jones,N.B.盖德斯和L.西蒙森。此外,由于人们品味的提高,各地成立了艺术团体,上演契诃夫、梅特林克、易卜生、萧伯纳等世界著名剧作家的优秀戏剧和青年剧作家的小说作品。小剧场运动。最重要的团体是普罗温斯敦戏剧俱乐部和华盛顿广场戏剧俱乐部。前者于1916年上演了青年剧作家E.奥尼尔的《东航加的夫》,使他走上了戏剧创作之路;菲利普·穆勒、佐伊·阿肯斯等一批导演和编剧。华盛顿广场剧院于1918年重组为PeersTheater,上演E.Rice、S.Howard、S.N.的戏剧。贝尔曼、M.安德森和E.奥尼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戏剧开始多元化,最杰出的剧作家是E·奥尼尔。他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验,运用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意识流等不同手法创作了《琼斯皇帝》、《安娜·克里斯蒂》、《毛猿》、《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榆树下的欲望》、《勃朗大神》、《马可百万》和《奇异的插曲》等著名电视剧。奥尼尔质疑美国社会的合理性,深入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以及现代生活中的悲剧。20世纪30年代,奥尼尔创作了著名的现代心理悲剧《哀悼》和怀旧喜剧《啊,荒原!》,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美国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此后他沉默了很多年,直到1946年出版了另一部剧目《送冰人来了》。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个剧本是《月照不幸人》。然而,当时最具影响力和最大的组织是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新政”救济计划下成立的联邦剧院。它管理着40个州的剧院,雇佣了数千名失业艺术家,组织古典、现代、音乐剧和儿童剧,最著名的是E.Rice的纽约剧团首创的现场新闻剧,表演一些改编自时事的讽刺短剧。新闻以简洁而敏捷的素描技巧呈现。这些剧目大多批评政府行政措施不当。后来,美国国会认为联邦剧院的演出是共产主义威胁。1939年,非美活动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将其取缔。这一时期的新剧作家中,L.海尔曼以其社会剧《小狐狸》和反法西斯剧《守望莱茵河》成为一位具有正义感的剧作家。(两部剧都被好莱坞改编成大银幕)。作为一个老派的乐观主义者,T·怀尔德的剧本富有哲理但并不深刻,没有曲折和重大冲突,写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代表作品有《小城风光》、《九死一生》、《媒人》等。他喜欢运用东方古典戏剧和欧洲悬疑剧的技巧,为美剧增添了新颖的创作手法,影响了许多年轻剧作家。二战期间,斯坦贝克的《月落》和欧文·肖的《埋葬死者》是两部著名的反法西斯戏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右倾麦卡锡主义横行,文坛沉寂,但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和威廉·英奇三位伟大剧作家仍然涌现。威廉姆斯凭借戏剧《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和《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赢得了国际赞誉。他是一名J.A.斯特林堡式的作家,试图通过分析一些底层人物的精神痛苦来揭示当代美国的社会病态。米勒还凭借《推销员之死》、《炼狱》和《桥头眺望》等戏剧而蜚声国际。他是易卜生式的社会剧作家。其剧作的重大现实题材和严肃的社会批判充分展现了米勒的正直和勇气。英格擅长描写美国中西部中下层社会人士的生活。《回来吧!小希巴》、《野餐》和《公共汽车站》让他在20世纪50年代成名。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奥尼尔的遗作《长夜漫漫路迢迢》、《诗人的气质》、《休依》和《更庄严的府邸》相继出版,再次证明了他的才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反越战运动、民权运动、黑人运动、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年轻人普遍对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采取抵制或蔑视的态度。美国戏剧界也随着社会思潮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外百老汇和外百老汇的蓬勃发展,地区剧院和大学剧院的出现,以及一批年轻剧作家的崛起。舞台上,除了传统的严肃剧目外,荒诞派、前卫派等一些反传统的剧种也一度盛极一时。尤其是外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以及地区剧院和大学剧院的发展,打破了过去百老汇对戏剧的垄断,实现了美国人民期待已久的多中心局面和戏剧界。老一辈剧作家继续创作,赫尔曼的《阁楼上的玩具》揭露了社会上人们的贪婪、嫉妒和邪恶势力。威廉姆斯出版了《鬣蜥之夜》、《牛奶车不再在此停留》和《红鬼炮兵连的符号》等戏剧,但并未受到重视。米勒出版了《堕落之后》、《维希事件》、《代价》和《美国时钟》等剧目,其中《美国时钟》真实再现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悲惨景象。新剧作家包括爱德华·阿尔比、S.谢泼德、L.威尔逊和N.西蒙。阿尔比因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而成名,成为美国荒诞剧的主要代表。S.谢泼德和L.威尔逊是年轻的剧作家,他们从百老汇起步,逐渐闻名全国。前者描写家庭关系解体的《被埋葬了的孩子》获得了普利策奖,后者被评论家认为是威廉姆斯的继承人。著名剧目有《巴尔的摩旅馆、《七月五日》)和《泰利的蠢行》。西蒙是一位多产的喜剧作家,擅长以美国观众喜爱的流行笑话为素材,在剧中展现美国普通民众生活中的苦恼与欢乐,也揭示了美国社会中各种无法解决的矛盾。还有《赤脚在公园》、《一对怪人》这期间还出现了根据文学探讨一些重要案件责任的戏剧,比如唐纳德·弗里德的《审讯》描述了1951年罗森伯格夫妇的案件,并为被告Redress;埃里克·本特利(EricBentley)的《你现在是不是或者曾经是不是……?》反对非美活动委员会的审讯活动;丹尼尔·贝里根(DanielBerrigan)的《卡东斯韦尔九人案》描述了1968年马里兰州对九名焚烧兵役卡的年轻人的审判。这些剧比过去简单的宣传鼓动剧更具感染力。此外,女权运动的剧作家也很活跃,比如玛莎·诺曼的《出狱》分析了女囚犯在康复中的心理活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人戏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题不仅涉及种族歧视、争取民权等问题,还包括黑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琼斯在《盥洗室》、《荷兰人 》、《洗礼》和《贩奴船》等剧作中反映了黑人受压迫的处境,呼吁黑人进行斗争。20世纪60年代末,他改名为伊玛目阿米里·巴拉卡(ImamAmiriBaraka),并开始专门为黑人群众写作。E.Bullins的《电子黑人及其他》(1968)展现了黑人的骄傲和对种族压迫的愤怒。自1967年以来,他创作了一系列有关黑人贫困生活的戏剧,通过反复出现的人物来探索黑人社会的状况。温和派剧作家罗纳德·埃尔德三世、道格拉斯·特纳·沃德、洛琳·汉斯和艾德丽安·肯尼迪都对黑人戏剧做出了贡献。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国国会通过了保障黑人权利的《民权法案》,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黑人的就业和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黑人运动陷入低潮,大多数黑人戏剧从抗议性主题转向描绘家庭琐事。前卫戏剧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盛行。这些戏剧大多放弃了人物、故事情节、布景和戏剧表演等传统。有时演员和观众会互相交流。当时出现的“生活剧场”、“街头剧场”、“游击剧场”等前卫艺术团体步入了社会运动的最前沿。他们的成员强烈反对政府参与越南战争,并以嬉皮士或公社的身份生活,以对抗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越南战争结束后,先锋派将注意力从更广泛的社会转向戏剧本身,并进行了各种创新实验。20世纪60年代涌现的三位年轻剧作家罗伯特·威尔逊、理查德·福尔曼和李·布鲁尔引人注目。他们被评论家称为意象派,因为他们在创作中没有使用语言作为戏剧结构。而是以流动的图像为主,以抽象的现实来揭示人生的哲理。确实存在的少数语言也无法传达信息,而是被视为声音或图像效果。剧本里的文字只是日常陈词滥调或者影视陈词滥调,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甚至是拼字游戏。罗伯特·威尔逊《西班牙王》、《弗洛伊德的生平时代》、《聋人一瞥》、《斯大林的生平时代》、《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信》和《沙滩上的爱因斯坦》编剧和导演的戏剧均轰动欧美。而且播放速度也很慢,有的播放时间长达12个小时。表演还伴随着电子音乐、新颖的舞蹈和灯光,充当剧中某些情节的“明星”。但这种戏剧并没有荒唐到没有哲学意义的程度。例如,戏剧《沙滩上的爱因斯坦》表达了这个时代人们对核的恐惧,涉及科学的合理利用和滥用、人性的丧失、正义与不公正等问题,并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人类应该简单地爱对方,不要毁掉自己。一些西方评论家称赞威尔逊的剧作是“走向原子核——太空时代的舞台表演”,称他是继阿尔比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剧作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评论家用来区分百老汇(“正宗”美国戏剧)、外百老汇(实验性)、外外百老汇(怪异)和地区戏剧(不重要)的文化符号就显得不太正确了足够的。外百老汇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探索;外百老汇是健康、多彩的;地区剧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公众的文化品味往往会随着社会潮流而变化。20世纪60年代,他们对一些宣传鼓动剧很感兴趣。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对一些纯粹的说教剧失去了兴趣。20世纪80年代,他们要求剧作家真实地反映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和行动,而不是以剧中的人物作为剧作家自己观点的跳板,强加给观众。他们愿意在看完剧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严肃的美国剧作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