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偶像星愿 第二季
高分推荐

偶像星愿 第二季

idolish7 2/アイドリッシュセブン2/アイト/リッシュセフ/ン Second BEAT!

影片信息

小野贤章 / 增田俊树 / 江口拓也 / 保志总一朗 / 立花慎之介 / 羽多野涉 / 佐藤拓也 / 大桥贤一郎 / 阿部敦 / 齐藤壮马 / 白井悠介
  •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立即播放  无尽云

选择来源

  • 无尽云
  • 红牛 偶像星愿第二季
  • 金鹰云 偶像星愿第二季
  • 新浪云 偶像星愿第二季
  • 光速云 偶像星愿第二季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9.2616次评分
4.0
网友评分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9.2616次评分
给影片打分《偶像星愿 第二季》
  • 很差
  • 较差
  • 还行
  • 推荐
  • 力荐
我也要给影片打分

扫一扫用手机访问

首页动漫偶像星愿 第二季

猜你喜欢

同主演

为你推荐

 换一换
  • 高分推荐
    第1107集
    9.5 田中真弓,冈村明美,中井和哉,山口胜平,平田广明,大谷育江,山口由里子,矢尾一树,长岛雄一,池田秀一,古川登志夫,古谷彻,大塚周夫,津嘉山正种,草尾毅,大场真人,宝龟克寿,园部启一,柴田秀胜,中博史,阪口大助,竹内顺子,千叶繁,三石琴乃,挂川裕彦,堀秀行,田中秀幸,大友龙三郎,有本钦隆,大塚明夫,玄田哲章,小山茉美,土井美加,野田顺子,渡边美佐,野上尤加奈,林原惠美,水树奈奈,园崎未惠,西原久美子,久川绫,泽城美雪,池泽春菜,斋藤千和,神谷浩史,浪川大辅,森久保祥太郎,石田彰,高木涉,桧山修之,子安武人,关智一
  • 10.0
    第63集
    谷江山 Jiangshan Gu,李诗萌,聂曦映,贺文潇,罗梓弦,金弦,乔诗语,张占坤,苗壮,孙路路,老鬼,杨凯祺,刘琮,张予佟,张加麒,星潮,胡亚捷,李逸,张家辉,周健,赵熠彤,姜秋再,吕思衡,方继炜,橙璃,兰陶倚,锦鲤,尹博一
  • 第03集
    郭鸿博,Vila,不一,鹏小胖,冯骏骅,范楚绒,赵铭,夏磊,谢添天,沈达威,高其昌,富贵,万苏婉,灯果,吕书君,吴孟阳,德智,徐敏,柯暮卿,黑石稔,黄骥,许棕哲,桑瑀泽,李丰道,孟祥龙
  • 第15集
  • 第08集
    小野贤章,濑户麻沙美,本渡枫,冈咲美保,比留间俊哉,凉本秋穗,石原夏织,Lynn,星祐树,三上哲,铃木达央,花泽香菜
  • 第18集
    长绳麻理亚,种崎敦美
  • 第08集
    岛野花,濑户麻沙美,小松未可子,小原好美,加隈亚衣,根本优奈
  • 第10集
    梅田修一朗,远野光,集贝花,大西沙织,小仓唯,高尾奏音
  • 第09集
    兴津和幸,泽城美雪,花泽香菜,大塚明夫,津田健次郎,小村哲生,福岛润,石井康嗣,岩崎谅太,三野雄大,高桥耕次郎,水内清光,大西健晴,朝比奈拓见,一条和矢,梶裕贵
  • 第16集
    邱逸凡,黄爽,唐泽宗,周杭,谈维康,张凡,张筱晨,万小青,王亚琳,许捷

精彩评论

  • Jose Maria

    Jose Maria回复从IDolish7到群像类动漫及日漫对恶塑造的局限性分析

    2023-06-11 19:33:51

    我在第一季写了《从IDolish7到日本及中国的女性向动漫分析》的评论。

    第二季我要分析群像动漫~

    与第一季的期待——女性偶像粉丝的视野不同,看完第一季后我对第二季的期待是——每个IDolish7成员和其他成员的故事将如何展开。显然,这种期待已经从喜爱漂亮少年的纯粹女性视角,转变为对剧情和群体塑造的性别中立的大众视角。

    目前某阀门给《IDolish7》第二季9.1分的评分,也真实体现了《IDolish7》的制作团队达到了我的预期,第二季完全对得起9.1的高分~

    以下是群像动画作品的正式解析(依然基于我个人的观看历史)

    我首先要解释的是我对集体照的定义——什么是集体照。我觉得是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群像:

    1。剧情并非围绕一个主角展开,即存在单独的配角故事或其他主角的故事,且故事不可能与同一个人有关。

    2。单章中有3个及以上重要配角,即与主角同在,主角群体大于等于4个。

    简单来说,一个人占据50%以上的镜头,或者1-3个主角占据80%以上的镜头是不可能的。集体照就是要体现“群”字,那么“群”就必须有“像”。没有“雕像”就不可能有“团体”。

    所以为了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举几个反例。例如,满足条件2——配角很多,但不满足条件1——故事主要围绕一个主角:《夏目友人帐》,虽然故事有很多支线,但只有一条主线,其他支线根本无法动摇主线故事的发展,也就是夏目想要还自己名字的愿望;《火影忍者》也是一样,虽然有小樱和佐助两个重要配角,但主线依然是鸣人的意志;虽然有很多,但女主角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目前还没有发现符合条件一但不符合条件二的粉丝。或者说其实《火影忍者》在剧情后期还有很多其他的配角,比如鹿丸、我爱罗等,但是它们的存在和剧情主要是为了说明和丰满鸣人作为火影的主线,很难形成单独的主线,只能说是支线剧情。其实,大多数好的作品都不能缺少重要配角的情节,但这里为了区分群像,必须强调重要配角的存在,否则这样的讨论和分析就没有意义了。

    符合定义的(我读过的剧集中)如下及其收视率:(排名与其他无关,收视率截至今天2021-6-11)

    1.《少年同盟》第一季9.1分,第二季9.4分

    2.《排球少年》(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为什么火影不算群像,为什么算排球少年呢?简单来说,火影群里有三个主角,剩下的都是配角。群像里主角必须有3个以上,而排球少年主角团有这么多排球队)第一季9.6分,第二季9.7分,第三季9.8分,第四季9.2分

    3.《轻音少女》9.0分

    4.《强风吹拂》9.6分

    5.《free—男子游泳部》第一季7.8分,第二季8.0分,第三季8.0分

    本剧评主要对这一集以及以上五集进行讨论和分析。还有群像《我的英雄学院》,因为政治立场就不讨论了。讨论搞笑元素更有意义哈哈哈搞笑yyds

    分析一:校园竞技课、日常课发展稳定,更容易产生集体照

    日本动漫比赛真的很多。动画发展至今,大部分季数为12-24集,每集24分钟。一个长篇故事无论一季、两季、三季,可能会直接播到6-70集甚至上百集,但24分钟一集基本算是惯例了。由于日本校园非常重视社团,社团活动产生竞赛是理所当然的,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竞赛。大学组是《强风吹拂》,高中组是《排球少年》和《free》都是社区体育比赛,更容易引起在校年轻一代观众的共鸣,进入社会的成年人也可以带着感情看戏,结果怀旧等情绪产生共鸣,一石二鸟。日本动画发展到现在,包含这些关键词的社团、体育、比赛可以说每年都会出现。

    偶像星愿 第二季

    虽然日常系列不一定每年都有,但基本上每两三年就会出一个。没有竞技类,但是和竞技类一样稳定(模糊稳定也是稳定的一种哈哈)高中组《少年同盟》和《轻音少女》一般不受欢迎,《少年同盟》可以算糊涂了,和《轻音》曾经很流行。不过还不算大火,现在热度基本没了。

    其实这两类剧有同一个主角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校园里的少男少女怎么会缺少友情呢?而且,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但又比整个现实社会要简单。所以很明显我举的三款竞技游戏都有友情纠葛、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认知的怀疑,但没有恶心的反派和反派,只有公平竞争、共同成长的迷人反派~

    两套日常的四位主角各有各的性格,日常的发展也是交织在一起的。毕竟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一群朋友的日常生活还是不一样的。人数的增加也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在竞技课和日常课中加入集体照的功能,感觉会事半功倍。运动和日常生活的非群像不多。看来这个财富密码的制作组或者漫画家(也许)已经看懂了哈哈哈哈

    分析2:偶像+群像,IDolish7不是第一,但男偶像+群像,IDolish7是第一~

    偶像+群像,其实女偶像粉丝已经掌握了这个财富密码。比如《lovelive》,虽然我没有进坑游戏,第一季也只看了几集,但是它的吸金能力可以说是久负盛名,男女皆宜。不是禁忌。不过《IDolish7》游戏可能以女性玩家为主(个人猜测),因为这相对于《lovelive》来说确实处于劣势。

    不过相比于同受众女性较多的游戏,比如《歌之王子殿下》游戏,在剧情上是有优势的,而且因为不是乙女,所以人物丰满的同时,也减少了玩家对“必须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的执念。这一功能也促进了玩家之间的和谐,和谐的氛围正向反馈到游戏中,形成良性循环。

    (还有一个类似的《偶像梦幻祭》,不知道是不是乙女,没玩过,时间线应该晚于《IDolish7》,偶像16岁,ID好像15岁)

    偶像星愿 第二季

    分析3:口碑的本质是丰满的人物和逻辑合理的剧情

    正是因为小天使主角们丰满的人物设定——IDolish7的7名成员、trigger的3名成员、Re:vale的2名成员以及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加上合理、矛盾、情感的剧情发展使《IDolish7》成为特殊且不可替代的杰作。

    所以并不是因为游戏受欢迎,这个粉丝就受欢迎,也不是因为游戏受欢迎才受欢迎。将会着火。

    分析4:《IDolish7》与上述五组群像的相似之处,以及浅谈日本漫画的世界观——无法真实反映人性之恶是否是两者的局限性立体动画本身

    除了集体照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天使。因为人物塑造的成功,每个人都拥有许多独特的性格特征和闪亮的品质,与其说他们是人类,不如说他们是天使。

    而这个共性,如果你稍微想一下的话,就是几乎没有阴暗面。嫉妒是一种罕见的情绪,或者很快就会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想法,比如“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赶上你”、“我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我不需要羡慕别人”。简而言之,与其说是嫉妒,不如说是嫉妒,最终变成了动力。两人的日常群像里,连嫉妒的感觉都很少出现,每天都很和谐,吵架都是开玩笑的。

    不仅群像有这个特点,其他节目也有,但群像最为突出。

    分析这一点当然不是为了批评。批评把人物描绘得太漂亮,却没有创造出邪恶的部分?我不会又饱又闲。我只想分析一点:无法真实反映人性之恶是否是二维动画本身的局限性。

    动画的本质就是一张张2D的画面,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动作,再结合配音和音乐组成剧情,形成动画。因此,动漫人物往往很容易做到现实中做不到的事情,而动漫人物的死亡也很难产生真实的感受。往往需要其他情节或音乐来衬托,而因时间、细节等限制而无法达到三维水平,只能尽量服务于剧情,为人物打造必要的物品。所以,大多数观众都是以上帝视角看剧,很少有主角视角。群像剧就更少了。应该是几乎没有人在看剧的时候把自己代入到任何一个角色中,只是站在一个第三方的角度,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太难替代任何人了,也就是说,动漫中的反派即使作恶,也很难让观众真正讨厌他们。对于创作者和制作团队来说,冷漠比厌恶更可怕。无法调动观众情绪的角色是最惨的失败者。除非你是路人或者工具人。

    但是没有别的办法,比如创造一个能够对主角造成巨大伤害的反派,而这里的九条就是这样的存在。因为主角太可爱了,伤害主角的人自然会被人讨厌。那么对于这样的人物来说,九条的行为是否是人性之恶呢?在这一季的九条相关剧情中,我看到九条的邪恶是因为他对零的执念,而这种执念是介于善与恶之间,或者说是一种相对中性的情感。虽然弹幕上大家都说五篇文章伤天害理,非常讨厌他,但是真正讨厌他的人有几个呢?相反,一些三维影视剧中的反派角色更容易被真情所恨。

    并不是说动漫不能体现邪恶,准确的说,它不能体现人性的阴暗面。

    动漫中的反派要么被轻易消灭,单纯作恶,要么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把主角当作路上的绊脚石。被主角击倒后,他们就失去了作恶的动力。这一切都是纯粹而简单的。

    如果说现实世界的人默认是自私的,那么日本的动漫世界给我的感觉就是人默认是无私的。因为现实中,人的自私不需要理由,但动漫人物的自私几乎是有理由的。坏人一旦表现出自私的一面,他要么是精神病患者,要么是童年阴影。整个世界观的基调就是人性的无私。这本质上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因此,也不难解释这样的语气很难反映出人性的真正恶的事实。

    在二维元素本身就很难被人们替代,而且动画制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比较高,再加上人性之恶的复杂性,所以我认为人性之恶大自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在动画中得到真实的体现。

    最后,前三点分析起来非常容易,我是抱着看总结报告的心情写的。直到第四点写出来,我其实是有点迷茫的,因为我觉得有些问题其实没有正确的解决办法,到了一定程度是无解的。而且有些也是我自己的独特经历,不一定能引起共鸣,甚至可能会被反驳或批评,所以我很犹豫是否要补充第四点。但想了一个多小时,写了这么久,我还是想把我现在的想法记录下来,哪怕它们很年轻、很幼稚。所以这篇剧评不仅仅是剧评,还有其他的东西在里面。。如果大家看完之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声抱歉,占用了大家的时间~

    总之超级~~~期待《idolish7》第三季!